光伏车棚作为“光伏+交通”的典型应用,近期在全国多个实际项目中落地,展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。
-
核心事实:
-
在建/建成项目:
-
福州港江阴港区:根据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官网2023年的公示信息,江阴港区已开工建设“光伏发电+纯电动重卡”项目,其中包括大规模的光伏车棚,旨在打造“零碳港口”。
-
京东“亚洲一号”物流园:在京东集团公布的ESG报告与新闻中,其位于西安、合肥等地的“亚洲一号”智能物流园已建成大型光伏车棚,为员工的电动通勤车、物流电动车提供绿色电力,是园区碳中和计划的一部分。
-
-
技术模式:这些项目普遍采用“棚顶发电、棚下停车、光储充一体化”的模式,不仅节省了土地,还通过配套的储能系统和充电桩,实现了能源的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,并参与电网削峰填谷。
-
政策支持:此类项目符合国家能源局《加快推动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通知》中鼓励的“光伏+”复合开发模式,是各地推动绿色基建的重点方向之一。
-
-
行业意义:
光伏车棚有效盘活了停车场闲置空间,为企业、港口、物流园区提供了稳定的绿电供应,降低了运营成本,同时为电动交通工具提供了清洁的能源补给,形成了“发电、用电、减排”的良性循环。